MHDD 4.6 使用


众所皆知,MHDD是硬盘坏道检测的最好工具。MHDD应在纯DOS环境中使用,且不要在被检测的硬盘中运行;MHDD坏道检测相当简单按热键“SHIFT+F3”识别硬盘,SCAN命令设置参数,按“F4”扫描;有红色“X”标志出现表示硬盘有坏道,表示硬盘有不可修复的物理坏道

MHDD是俄罗斯人开发的一个DOS下的免费专业硬盘检测和坏道维修软件,它能检测IDESATASCSI等硬盘,近几年MHDD几乎成为了专业硬盘检测软件的标准;它对硬盘的操作完全符合ATA/ATAPI规范,可以进行硬盘的检测、S.M.A.R.T操作、坏道检测、解密、清除数据、坏道维修、改变容量等操作。

MHDD工作在纯dos环境,内置了大部分的南桥芯片驱动和adaptec SCSI卡驱动,可以在BIOS中将硬盘设为NONE,依靠它自身的驱动对硬盘进行检测,这个功能对检测中病毒(如逻辑锁)的硬盘非常有用,同时它还提供了对PC3000 ISA的支持。


》》》》》》》》》》》》》》》》》》》》》》》》》》

检测不到硬盘?

解决方法:打开CFG文件夹,按照以下格式修改你原本的MHDD.CFG,保存即可。
#PRIMARY_ENABLED=TRUE

使用效率源时的经验:
1
、不要用 intel 主板,否则永远会找不到硬盘,也就用不了效率源
使用“mhdd”时的经验:
2
、它说的硬盘是指 IDE 的。
从老 IDE 接口开始,每个 PC 可存在 3 IDE 接口,每个 IDE 口可以接 2 个硬盘。
IDE1
:     主盘(编号1     从盘(编号2
IDE2
:     主盘(编号3     从盘(编号4
IDE3
:     主盘(编号5     从盘(编号6
3
mhdd 只能对主盘进行处理,也就是必需为上面编号:1, 3, 5
4
mhdd 默认不处理IDE1接口上,即编号为 1 的硬盘。
如果只有一个硬盘,想强行让它处理,则需要编辑 mhdd 目录下的 cfg 目录下的 mhdd.cfg

#PRIMARY_ENABLED=FALSE
改为
#PRIMARY_ENABLED=TRUE
特别注意:不要删除那个“#”

>>>>>>>>>>>>>>>>>>>>>>>>>>>>>>

MHDD是一个非常好的硬盘检测工具,对于显示为“X”的坏扇区,可以轻松的写入倒缺陷列表。MHDD只能检测到设置为主的硬盘,而且这个工具支持PC3000卡,你也可以把硬盘接到PC3000卡上,进行操作。但是当你进入MHDD以后,输入PORT命令,或者按SHIFT + 3F,却发现无法识别到你的硬盘,而CMOS里却能识别到硬盘。这里告诉你解决的方法。

第一步:先退出MHDD,然后用DIR命令看看,在当前目录里右一个CFG的目录,输入CD CFG,进入这个目录。
第二步:输入EDIT MHDD.CFG 命令,编辑MHDD.CFG文件。
第三步:看到下面这两行代码以后,
#PRIMARY_ENABLED=FALSE
#AUTODETECT_ENABLED=FALSE
将这两行代码里的FALSE改为TRUE
第四步:按ALT键,按回车,弹出菜单,然后选保存,再退出。
第五步:输入CD ..命令,退回到MHDD目录,输入MHDD命令,进入MHDD程序,看看你的硬盘是否已经被识别到了。

MHDD is a very good hard drive testing tool, for display as “X” of the bad sectors, you can easily write down a list of defects. MHDD can only detect the hard disk-based settings, and the tools to support the PC3000 card, you can receive the PC3000 card hard to carry out the operation. But when you enter the MHDD, the input PORT command, or press SHIFT + 3F, but found it impossible to identify to your hard disk, and the CMOS actually able to identify to your hard disk. Here to tell you the solution.

The first step: the first from the MHDD, and then use the DIR command to see if,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was the right one CFG directory, type CD CFG, into the directory.

Step two: Enter the command EDIT MHDD.CFG, edit documents MHDD.CFG.

The third step: see the following two lines of code, the

 # PRIMARY_ENABLED = FALSE
# AUTODETECT_ENABLED = FALSE

These two lines of code changed to FALSE in the TRUE.

Step four: press ALT key, press Enter, pop-up menu, and then choose Save, then exit.

Fifth Step: Enter the command CD .., back to the MHDD directory, enter the command MHDD entered MHDD procedures to see whether your hard disk to be identified.

》》》》》》》》》》》》》》》》》》》》》》》》》》

1Mhdd是俄罗斯Maysoft公司出品的专业硬盘工具软件,具有很多其他硬盘工具软件所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它分为免费版和收费的完整版,本文介绍的是免费版的详细用法。这是一个G表级的软件,他将扫描到的坏道屏蔽到磁盘的G表中。(小知识:每一个刚出厂的新硬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坏道,只不过他们被厂家隐藏在P表和G表中,我们用一般的软件访问不到他。G表,又称用户级列表,大约能存放几百个到一千左右的坏道;P表,又称工厂级列表,能存放4000左右的坏道或更多。)由于它扫描硬盘的速度非常快,已成为许多人检测硬盘的首选软件。

2、此软件的特点:不依赖主板BIOS,支持热插拔。Mhdd可以不依赖于主板BIOS直接访问IDE口,可以访问128G的超大容量硬盘(可访问的扇区范围从512137438953472),即使你用的是286电脑,无需BIOS支持,也无需任何中断支持.热插拔的顺序要记清楚:插的时候,先插数据线,再插电源线。拔的时候,先拔电源线,再拔数据线。但我劝你不熟练最好不要热插拔,以免你不小心烧了硬盘赖我。

3Mhdd最好在纯DOS环境下运行;但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原装Intel品牌主板;

4、不要在要检测的硬盘中运行Mhdd

5Mhdd在运行时需要记录数据,因此不能在被写保护了的存储设备中运行(比如写保护的软盘、光盘等)

》》》》》》》》》》》》》》》》》》》》》》》

Mhdd的几个常用命令:
PORT
IDSCAN HPA RHPA NHPA PWD UNLOCK DISPWD ERASE AERASE STOP
首先输入命令PORT(热键是:SHIFT+F3,按回车。这个命令的意思是扫描IDE口上的所有硬盘。

输入port命令可列出本机的IDESATASCSI硬盘,mhdd屏蔽了对SLAVE的检测,所以待检测的IDE盘只能设成 mastercable select并接到IDE排线的master上,为了防止用户出错,压缩版取消了对primary的检测,按硬盘所在端口前面的数字并回车选择待检测的盘,显示界面如图。

好了,现在看到有两个硬盘,一个是西数40G,一个是迈拓2G。(说明:12是接在IDE1口上的主从硬盘,34是接在IDE2口上的主从硬盘,5是接在PC3000卡上的。如果我们要修的硬盘接在PC3000上,就会在这里显示)下面是让你选择要修哪个硬盘,输入3,回车;

输入命令ID(以后直接按F2就行了)回车:显示当前选择的硬盘的信息。

F2可以显示待检测盘的详细信息,按F3对待检测盘复位。

输入命令SCAN/F4会弹出检测(扫描)参数修改窗口,如图。


其中:Start LBA 为检测起始扇区(默认为0
End LBA
为检测结束扇区(默认为硬盘的最大扇区数值)
Time out
为检测超时时间
Spindown ofter scan
检测完成后停止硬盘的盘片电机
Loop test/repaire
循环检测和修理坏道
Erase Delays
修理坏道

输入命令SCAN(热键:F4),回车。这个命令的意思是扫描硬盘,出现下图(一共有十二行要修改的参数,我从上往下逐项说明):
1:
选择扫描方式:LBA/CHS(建议选择LBA方式扫描)CHS只对500M以下的老硬盘有效。(用空格键改变扫描方式)
2:
设定开始的柱面值:(一般不用)
3:
设定开始的LBA值:(常用,按空格键输入新的LBA值)
4:
是否写入日志:ON/OFF(建议打开)
5:
是否地址重映射:ON/OFF 是否修复坏扇区(如果打开这一项,可以不破坏数据修坏道。此项与第十二项不能同时打开)
6:
设定结束的柱面(一般不用)
7:
设定结束的LBA值(常用)
8:
设定超时值(秒):25 Erase WAITS的时间默认为250毫秒,数值可设置范围从1010000。此数值主要用来设定Mhdd确定坏道的读取时间值(即读取某扇区块时如果读取时间达到或超过该数值,就认为该块为坏道,并开始试图修复),一般情况下更改此数值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否则会影响坏道的界定和修复效果。
9:
是否写入高级日志ON/OFF(此项被禁用)
10:
扫描完后是否关闭电机:ON/OFF 扫描结束后关闭硬盘马达,这样即可使SCAN扫描结束后,电机能够自动切断供电,但主板还是加电的。适合无人职守状态,一般不用
11:
是否循环测试,修复:ON/OFF(如果此项为ON,当第一次扫描结束后,就会再次从开始的LBA到结束的LBA重新扫描,修复,如此循环)
12:
是否删除等待:ON/OFF(此项与第五项不能同时打开,此项主要用于修复坏道,而且修复效果要比REMAP更为理想尤其对IBM硬盘的坏道最为奏效,但要注意被修复的地方的数据是要被破坏的(因为EraseWAITS的每个删除单位是255个扇区)。)

以上十二个参数如果要修改,都是先按空格键。一般情况下先看看硬盘什么情况,先不忙修,这里直接按F4(或者按CTRL+ENTER)就开始扫描了。

F4进入检测(扫描)界面


在检测(扫描)界面,最上面的一行左边表示检测的状态,右边表示硬盘的错误信息,其中:
AMNF
地址标记出错
T0NF 0
磁道没找到
ABRT
指令被中止
IDNF
扇区标志出错
UNC
校验错误,又称ECC错误
BBK
坏块标记错误

在界面的右下角会显示坏道或不稳定磁道的LBA值;在扫描的过程中可以按上下左右键来回扫或跳过。

扫描过程可随时按ESC键终止;方块从上到下依次表示从正常到异常,读写速度由快到慢。正常情况下,应该只出现第一个和第二个灰色方块如果出现浅灰色方块(第三个方块),则代表该处读取耗时较多;
1:
如果出现绿色和褐色方块(第三个和第四个方块),则代表此处读取异常,但还未产生坏道;
2:
如果出现红色方块(第六个,即最后一个方块),则代表此处读取吃力,马上就要产生坏道;
3:
如果出现问号?以下的任何之一,则表示此处读取错误,有严重物理坏道。如下面这块硬盘:

HPA 修改硬盘的大小,当然只能往小里改,并且要硬盘支持该命令,99年后生产的硬盘都支持。现在有部分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就是用这个命令更改了硬盘的大小,以便将出厂的系统维护信息存储在被屏蔽了的区域,这样一来就不会被用户或病毒破坏了维护信息;当然也有一些卖二手硬盘的JS将一些后面有坏道的硬盘改变容量后当好盘卖,因为改完后BIOS识别的是改了以后的容量;看完这部分你就知道怎么识别,也就会将IBM X31等的隐藏分区去掉。

下面是将一个200GSeagate硬盘改为100G的演示,其中Temporary HPA or Persistent HPA(0/1)是选择临时改变还是永久改变硬盘的容量,临时改变不会被写入硬盘的固件区,硬盘断电以后就会恢复原来的容量,永久改变硬盘的容量,改变后的数值会写入硬盘的固件,今后硬盘的容量就是改变后的容量,在Enter new max LBA后输入你想改变成的LBA值,注意这里的LBA值是从0开始的,按Y后容量就改变了,这时按F4后会在界面第一行的中间显示蓝底黄字的HPA

NHPA是恢复出厂的LBA值,输入该命令后按两次Y键就恢复了出厂时的容量;

RHPA显示出厂时的LBA值。

还有几个跟使用密切相关的命令是:
unlock
解开被密码锁住了的硬盘,但你得知道原来的密码
pwd
设置密码锁住硬盘
dispwd
取消密码,但你得知道原来的密码

erase 命令:擦除指定扇区范围内的数据,其中Start为擦除的起始扇区,End为擦除的结束扇区,输入后按Y就开始擦除你指定扇区范围的数据(注意擦除后数据
不可恢复);MHDDerase命令的擦除速度很快,可以修复硬盘的逻辑坏道,当然使用不同的主板和硬盘差别是很大的,如果你要销毁硬盘上的数据,这是
一个很好的办法。

修复:

MHDDerase命令可以修理硬盘的逻辑坏道,MHDD也可以修理硬盘的物理坏道,在修理坏道前,请将CFG目录下的MHDD.CFG编辑一下,
#SCAN-ERASEWAITDELAY后面的值改为你想要的,我一般改为100,这样在使用ERASE WAIT功能时,它能将超过100ms的坏扇区都修理到,如下图:

PORT选择好待修盘后,按F4,设定修理起始和结束的扇区LBA,如果你知道坏道的范围(可以先检测就知道了)这样可以缩短修理的时间,将LOOP/TEST REPAIRERASE DELAYS设置为ON

F4就开始修理了,这种修理实际上就是对坏扇区进行擦写,但它一次擦写256个扇区,所以如果你的盘上有数据千万不要用这种方式,由于打开了LOOP/TEST REPAIR,它会循环擦写坏道,直到按ESC停止。

如果上面的方式不理想,你可以将坏道加入坏道表G-list,按F4REMAPLOOP/TEST REPAIR设置为ON

再按F4就开始将坏道加入增长坏道表(G-list),可惜它不能设置读取时间超过一定的值就加入坏道表,所以对棕色和红色的坏块起不到修理作用,要是能通过设置TIMEOUT的值来设定就好了,下面是修理时的情况:


>>>>

屏幕第一行的左半部分为为状态寄存器,右半部分为错误寄存器;在屏幕第一行的中间(在BUSYAMNF之间)有一段空白区域,如果硬盘被加了密码,此处会显示PWD;如果硬盘用HPA做了剪切,此处会显示HPA;屏幕第二行的左半部分为当前硬盘的物理参数(虚拟的,当然不会真的有十六个磁头),右半部分为当前正在扫描的位置;屏幕右下角为计时器,Start表示开始扫描的时间,Time表示已消耗的时间,End表示预计结束的时间,结束后会再显示Time Count,表示总共耗费了多长的时间;在扫描时,每个长方块代表255个扇区(在LBA模式下)或代表63个扇区(在CHS模式下);

这里要解释一下CHScylinder head sector 这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意思是柱面、磁头、扇区。LBA:扇区(线性地址)

扫描过程可随时按ESC键终止;方块从上到下依次表示从正常到异常,读写速度由快到慢。正常情况下,应该只出现第一个和第二个灰色方块如果出现浅灰色方块(第三个方块),则代表该处读取耗时较多;
1:
如果出现绿色和褐色方块(第三个和第四个方块),则代表此处读取异常,但还未产生坏道;
2:
如果出现红色方块(第六个,即最后一个方块),则代表此处读取吃力,马上就要产生坏道;
3:
如果出现问号?以下的任何之一,则表示此处读取错误,有严重物理坏道。如下面这块硬盘:

1:有些读写速度奇慢的硬盘如果用MhddF4 SCAN扫描并把EraseWAITS打开就可以看到,要么均匀分布着很多W,要么就是遍布着很多五颜六色的方块,这说明这类硬盘之所以读写速度奇慢,就是因为大量的盘片扇区有瑕疵,造成读写每个扇区都会耗费较长的时间,综合到一起就导致了整个硬盘读写速度奇慢。
2:老型号硬盘(23G以下)由于性能较低、速度较慢,因此在F4 SCAN检测时很少出现第一个方块,而出现第二和第三个方块,甚至会出现第四个方块(绿色方块),这种情况是由于老硬盘读写速度慢引起的,并不说明那些扇区读写异常。在扫描时使用箭头键可以灵活地控制扫描的进程,很象VCD播放机:快进2%后退2%←后退0.1%快进0.1%。灵活运用箭头键,可以对不稳定、坏道顽固的区段进行反复扫描和修复.

ERASE:快速擦除命令,在使用中我发现有低格和清零的功效,但此命令一点不影响硬盘寿命,有时对坏道和红绿块擦除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输入命令,按回车;
问你是否继续,输入Y,
输入开始的LBA值(就是从哪个地方开始有坏道或红绿块,)比如我们输入零,回车
再输入结束的LBA地址,我们输入10000,回车
输入Y,回车,开始擦除,并显示擦除了多少兆字节,速度是很快的,还没等看清呢就擦完了。

还有一个命令AERASE:高级擦除,也叫完全擦除,跟ERASE的用法一样。快速擦除如果修不了坏道就用高级擦除。

下面我们再说硬盘的剪切容量HPA命令,注意,Mhdd只能从后面开始剪切。硬盘被剪切了之后,以后在任何机器的BIOS中只能检测到被剪切后的容量,即使重新分区也不能恢复先前容量。假如一个硬盘,经扫描发现从70%以后全是坏道,而且怎么修也修不过去,这时候就可以把后面的30%HPA了。输入HPA,回车

这是问你是软改还是硬改,软改是改到内存,断电不会生效。硬改是改到硬盘,断电立即生效。输入1(硬改),回车

这是问你用那种方式改,我们选择1 LBA方式,回车

输入新的LBA值,我们就输入2000000(原来的容量是4124736),回车

输入Y,

完成


ID命令看一下,屏幕最上方有一个蓝色的HPA灯亮起来,表示这个硬盘的容量被做过修改。

此时,我们需要给硬盘断一下电生效,退出命令是EXIT.

断电再重新加电,进入Mhdd

RHPA命令是察看硬盘原始容量,比如这个硬盘原始容量就是4124735个扇区

NHPA:恢复硬盘原始容量,输入命令按回车

再输入Y

再次输入Y

再次输入Y,我们看到硬盘的原始容量已经被恢复了。

PWD:给硬盘加密命令

注意,硬盘加密后,不能读写,任何操作对硬盘都不起作用,包括低格清零。

输入PWD按回车

咦!这个的意思是:这个硬盘不支持加密命令,这是个老的迈拓2.1G的小硬盘,很多命令都不支持。我们按SHIFT+F3重新选择硬盘,选择1,这是我的系统盘,西部数据40G,F2键,可以看到有“security:high,off”。如果硬盘的ID信息里显示这一项,表示此硬盘支持加密。

我们就换一个硬盘,总不能给自己正在操作的硬盘加密吧。再换一个QUANTUM 15G ,这个硬盘显示在第五个口上,是因为我把它他挂在PC3000上。

输入命令PWD回车

这里让你输入最大32位的用户密码,我们输入123456,回车

这就完成了。

我们按F2刷新,可以看到屏幕最上方有一个红色的PWD灯亮起,硬盘参数“SECURITY:High,on”off变成了红色的on,表示此硬盘被加密;

我们按F4键扫描一下看看会怎么样:

为什么没有变化?对了,加密之后必须对硬盘断一次电才能生效,现在还没生效呢。

我们EXIT退出,拔掉硬盘电源线,再重新加电(如果你有PC3000,那就用PC3000F11F12断电加电多安全呀)进入Mhdd,再扫描,发现全是紫色感叹号,这就表示硬盘被加密;

硬盘解密

要解密,先解锁,输入UNLOCK,回车

问你是解主密码还是用户密码,输入O(用户密码,因为我们只能给硬盘加用户密码),回车

输入密码123456回车,解锁完成

再输入命令DISPWD回车

输入0回车

输入密码123456回车,解密完成

F2刷新,硬盘已没密码,再扫描也是正常的扇区了。

Mhdd29的日志功能,在使用中我发现很实用,他详细记录了Mhdd扫描和维修硬盘的全部过程,以及哪个LBA处有坏道,哪个地方有红绿块,这对我们精确找到坏道是很有用的。

Mhdd290目录中键入CD LOG,回车,就进入了日志目录

DIR命令察看里面有一个文件Mhdd.LOG,就是日志文件,如果要想编辑或察看此文件的内容,输入命令EDIT Mhdd.LOG 回车
看看,记录很详细吧!在使用中慢慢体会吧。
要想退出,先按ALT键,再按键,选EXIT,回车就退出了。

删除这个文件的命令是DEL Mhdd.LOG,放心,这个文件每次在扫描硬盘的时候会自动生成的。
好了,现在Mhdd就介绍完了,简单的测试硬盘,维修硬盘坏道、加解密都难不住你了.

⚑Tags: